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楼市快讯 > 正文

保障房上演“空城计”说明啥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2015-02-12 16:13

[摘要] 张西流

张西流

近日,一些地方保障房项目频频出现入住率低、申请遇冷情况。专家分析认为,为按时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一些地方存在“重建设轻规划、重数量轻质量、重完工轻分配、重建房轻产业配套”的不良倾向,使部分保障房偏离其保障民生初衷。(2月5日新华社)

据媒体报道,位于青岛的大保障房区,拥有公租房3797套、限价房6253套,但自2012年底开始公开发售以来,仅收到申请不足200份,称其为“空城”并不为过。问题是,保障房遇冷,青岛并非孤例,可以说在各地比较普遍。如陕西保障房空置达10万套,河南建成的保障房2.66万套,空置已超过一年。究其原因,均受政绩和功利驱使,将保障房建设当成“数字工程”,背离了保障民生的初衷。

众所周知,公租房建设属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它面向的对象多是社会夹心层,首先突出的是保障性。然而,公租房“位偏质差”,已成为不少地方保障房建设的一个通病,显然已经丧失了其保障性。出现这种情况,一些地方急功近利是诱因之一。关键是,目前在公租房建设上缺少“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各自为政,难免良莠不齐。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公租房设计方案》,但因缺乏法律的强制性,各地可以不依据“设计方案”进行建设,从而引发诸多问题。

可见,保障房“空城”,源于制度设计“空心”。保障性住房建设是百年大计,特别是作为满足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需求的公租房,是重要民生工程,更是“十二五”期间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各地公租房项目的迅速开工与推进,建设高潮即将来临,影响深远。在这幅宏伟画卷完全描绘之前,我们期待这些现实中已出现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找到圆满的答案。

公租房而言,当务之急是进行系统、全面、宏观的政策“顶层设计”,并与现行住宅有关规范较好衔接,确保执行。换言之,应尽快出台统一的“公租房建设标准”。比如,公租房建设的布局,应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在交通较便捷、生活配套设施较完善的区域内安排;房型方面,主要为成套小户型住宅或集体宿舍,综合考虑住宅使用功能与空间组合、居住人口及构成等要素,合理确定套型比例和结构;公租房在使用前可进行简易的装修,有条件的还可配置必要的家具。

总之,在公租房建设中,从规划选址、户型设计、小区环境、配套设施等,都应按照“公租房建设标准”精心设计,力求让中低收入群体生活得舒适、有尊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哈尔滨房天下官微

关于房子的一切都在这儿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