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栖屿Fable>  正文

手机看新闻

《秦皇岛未来15年生态修复蓝图出炉,打造"山海相连"绿色屏障》

栖屿Fable2025-06-14 23:58:44来自北京市

《秦皇岛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批实施,提出构建"一屏一区一带多廊"生态格局,部署七大重点任务和"6+1+1"重点工程,为这座滨海城市未来15年的生态修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首段】

渤海之滨的秦皇岛市近日迎来生态建设重要里程碑,《秦皇岛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获得市政府正式批准。这份历时两年编制的规划,将成为指导当地未来十五年生态修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这座以山海风光著称的城市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

【生态修复总体格局构建:山海相连、廊道交织的系统工程】

规划最引人注目的是提出了"一屏一区一带多廊"的生态修复总体格局。燕山山脉将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冀东平原承担生态提质功能,海岸线则构筑海洋生态防线,而滦河等水系形成的生态廊道将串联起整个生态系统。这种设计充分考虑了秦皇岛"依山傍海"的独特地理特征,形成了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保护体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将长城文化带纳入生态廊道建设,实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

【分区施策与重点工程:精准修复的"手术刀"方案】

针对不同区域生态特点,规划将全市划分为6个二级生态修复分区,如滦河支流沙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这种精细化分区管理方式,避免了"一刀切"的治理模式。在工程部署上,"6+1+1"重点工程体系既包含流域生态保护等传统项目,也创新性地提出构建生态网络体系。其中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尤为关键,作为滨海城市,秦皇岛通过稳固海洋生态防线,能够有效防范风暴潮等海洋灾害,保护珍贵的滨海旅游资源。

【尾段】

这份规划的出台实施,不仅为秦皇岛市生态环境改善绘制了科学蓝图,更探索了一条滨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路径。通过系统性修复与精准化治理相结合,秦皇岛有望在未来十五年打造出"山海相拥、蓝绿交织"的生态新格局,为北方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